@交通:10:30拜訪烏日陶藝家à12:00開車至彩虹眷村à13:30搭乘#56公車到南屯老街à15:00搭計程車至中信市場à16:30走路遇見日式老房子à17:45刑務所演武場à18:30搭計程車回烏日吃晚飯à20:00拜訪烏日牙醫。
@觀光景點:彩虹眷村、南屯老街、中信市場、刑務所演武場、烏日
吃完早飯,我們去拜訪了住在烏日的陶藝家───吳偉成先生,同是藝術人的我們,談起相關話題真是心有戚戚焉,對於現實生活與理想間要怎麼取得平衡一直都是我們除了創作以外最大的思考點。
看著他充滿禪意的作品,外面道路的嘈雜似乎在這一刻化身為沉靜的佛陀,似笑非笑地看著我們這些凡塵俗人與杯中地茶色。
藝術家吳偉丞先生泡了杯飄著淡香底茶,與我們促膝長談。
水經過空氣候川燙著茶與杯,最後匯流於樸質的陶土中。
用陶做的鏟茶具。
茗的香氣漸漸飄散在大氣之中,我們乘著家仰父母開的車,前往傳說中的彩虹眷村。
這位於嶺東科技大學旁邊的彩虹眷村原本可是差點就被政府拆得精光,但是因為黃伯伯用鮮豔的油漆在這斑白的灰牆上揮灑了色彩斑斕的天地,當政府魔爪準備伸向這老眷村之時,所有慧眼識英雄的人士紛起抗議,打算拼死保護這黃伯伯的藝術空間,這才讓我們雙眼糊糊的政府眼睛稍微亮了起來,彩虹眷村總算是保留住了。
才剛進去就可以看到用嫩嫩的粉紅色寫的"萬惡淫為首"!
劉德華表示:「......」。
繽紛的色彩讓老眷村充滿了活潑的新意。
這東西怎麼這麼像喬巴!!!
石與木的小窗戶現在變成通往魔幻世界的小窗。
有新的東西當然也有舊的東西。下一站,我們搭乘56號公車於萬和路口下車,探訪位於台中市的南屯老街。走到古蹟『萬和宮』的路上我們看到一大票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聚集在一棟民宅附近,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電視節目"鑽石夜總會"來選秀,難怪有一個伯伯穿著畢挺的襯衫打著豔紅色的領結在那裏、四個黑亮的女子頭頂著羽毛胸前罩兩顆椰子殼,還有一群時髦的小弟弟跳著街舞,甚至有中年男子在打著我們認不出的拳法……等,趁機看看台灣百景也是意外的收穫。
南屯古蹟-萬和宮。
阿公阿嬤穿著Blin Blin的閃亮亮衣服,自彈自唱自己跳舞!這個選秀活動讓我們看見了南屯的新活力。
還看到神明在跳舞!(前面那是指揮吧)
也許是因為在萬和宮有與媽祖娘娘打招呼,希望祂保佑我們行程順利平安,所以在回程的路上我們找到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寶物,就在一間一般人路過很容易忽略的---古早米店。
這間米店從日治時期就開始了,老闆跟我們說著以前賣米的故事,才知道原來米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賣的,那時候政府有軍事需求,所以所有的米類都有控管,這個地區生產的米不得賣給另外一個地區,另一個地區的米相同的也不能賣給其他地區,而賣米的人一定是要大家值得信賴的人,農民要相信你才敢把稻米寄給你賣,不然交給不實的店家,將稻子變成米到底是多少可能就讓店家大大圖利了。
不過現在因為米市大大開放,連便利超商都可以賣米,所以米店經營愈來愈困難,已經有許多家不復在了,更別談這種老店。看著米店門外那塊木頭招牌,沉積了悠久的米香宣告著歷史的無力。
老米店裡還擺放著古早時在用的用具。(磅秤、米價公告板、用信箱做的挖米具......)
在厚重的藍門後,我們請老老闆跟我們分享他最心愛的寶物,只見他一邊搖頭說:「吼唷~黑無蝦啦!阿無蝦米可以看啦~」(吼唷~那沒什麼啦~又沒什麼好看的~)然後一邊轉身回去打開那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黑色大金庫,從裡頭翻找出了一條金色的懷錶。
至今仍閃著金色光芒的懷錶原來是老老闆父母送給他的寶物,他的兒子還說上次不知道它的玻璃怎麼破掉了,沒給他修好他差點起肖咧!結果老老闆還一直狡辯說哪有哪有!從父子倆的鬥嘴可以看出兩人親情之間的羈絆,十分的溫馨。
阿公充滿懷念的看著這只父母留給他的懷錶。
爺爺的懷錶。
那塊"益源米店"上頭充滿歷史的米香。
除了這只充滿回憶的懷錶以外,老闆還給我們偷看了許多那時候繳給政府"保護費"的證據、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契約(上頭的地址甚至還寫著某某"番社"之類的)……等,充滿歷史光輝的保留物。
看到"番地"兩個字了嗎? 日據時代這裡可都是這樣稱呼的唷!
拜訪塊告一段落,漂亮的奶奶從屋裡走了出來。
貪戀著這些回憶小品也總該告一段落,我們滿心歡愉的踏上另一個"創新"旅程---中信市場。
『中信市場』聽其名就知道他是個市場,不過他可不是一般的市場,在市場功能沒落的現在,那裏可被藏了許多藝術家與他們的寶物呢!仍有餘味的市場,不再只是人們叫賣的場所,現在,他找到了他的新天地。
一個充滿著蔬果動物味的老市場,現在究竟變成什麼樣子呢?
登登登!老廁所加上普普風的色塊,立刻就跳起舞來了。
市場內藏著不知名的小店,這是一間攝影家的小展館,裡頭擺了滿滿的回憶。
除了市場味以外,這裡竟有種東京小巷弄的味道。
這挺適合你的!
余夢禪妳這樣好正!!!千萬不要拿下來!!!拜託!!!
小ㄗㄟˇ~要不要去兜風阿~~~
在走去刑務所演武場的路上,我們在轉角無意間發現了一間大大的日式老房子,沒想到好奇寶寶的我們在門口竟然被那家裡的狗狗聞到,並被當成壞人般的大吠,然後---門打開了。
我們露著厚顏無恥的微笑,眼底閃著偷窺的興奮光芒,頭不好意思的低下來,告訴房子的主人:「你們的房子好漂亮!」
原來房子的主人從六十幾年前就是在這裡出生了,他們的父親甚至還是台中州的小官,而這個台灣人小官能住的建築來頭當然也不小,這竟然是日治時期一位日本文官(植物學家)的官邸,聽房子主人說,我們所站的門口原本有許多奇松怪樹,但後來因為生活需求就把他們弄掉了,雖然如此,他們的庭院仍種著許多古花古木,令我們流連忘返。看著他家的玄關台階,我們不禁聯想到日本電影裡屁小孩們坐在那裏吃西瓜的畫面,沒想到房子的主人洪阿姨竟然熱情的叫我們趕快去買西瓜,然後回來這裡坐著吃,我們一聽真是受寵若驚,立刻衝去附近的水果店買了個大西瓜,還多買了一份請洪阿姨吃,而也因為這個客氣的動作,原本只讓我們參觀房外的洪阿姨"龍心大悅",竟然說出了讓我們開心得不得了的話---她請我們到他們家裡面去參觀。
我的媽媽媽呀!!!懷著忐忑的心,我們踏入充滿木頭香氣與榻榻米的屋內。
我來到日本了嗎?不,甚至連現在的日本都難以找到如此的建築物了,更別說我在他們家的牆上方看到了前不久在日本電視節目介紹那快失傳的建築工藝,這可真是完全能見證歷史的建築物阿!推著傳統的紙門,我們在木頭格子間穿梭,在簷廊上輕挪,想像著自己穿著和服梳著頭,也許還可以在炎炎夏日聽見小丸子在藍天時的風鈴聲,或看見龍貓裡的小煤炭在哪個角落偷跑。
牆上掛著的黑白照片,是洪阿姨曾在日本求學的父母親,那份高雅的氣質從照片中飄了出來,體現在整棟建築物裡頭。
由於這棟建築還在整理階段,裡面充滿洪阿姨他們家庭生活的痕跡,所以還在裡頭我們不能拍照,只能放從門外拍進去的照片,來搔搔大家的好奇心囉。
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建築,底下的小方洞感覺有豆豆龍會跑進去躲呢!
為了通風、防潮而將房子升高留洞,是日治老房子的特色之一。
西瓜!!!夏天就是要做在老房子門口的階梯吃西瓜呀!
跟洪阿姨還有她姊妹一起為這難得的緣分拍照。
因為要把這棟古蹟認養,他們可要花許多工夫打掃呢,也期待可以看到她被整理好的那一天,雖然依依不捨,但洪阿姨可還有許多事情要忙呢,趁著天還未黑,我們趕緊前往刑務所演武場。
刑務所演武場是日治時期的警察局,給警員修練劍道、武術的道場。建築樣式簡潔有力卻帶有些日式的禪意。
似乎可以聽到嚇嚇聲的日式劍道場。
演武所的正面樣貌。
在裡面晃一晃還遇到出來運動的"剛剛那棟日式房子"的認養者跟我們訴說他小時候在這棟演武所的故事。
刑務所演武場的內院種著一顆大榕樹看著人來人往,從沒有人等到了一堆人,從日本人望到了台灣人,不過那都是他千百年歲月中坻過客罷了。
現在的刑務所已經沒有日本哥在這裡練武了,反而成為新娘子們最美麗的背景。
搭乘計程車,一路上司機跟我們訴說著神祕的烏日鬼屋故事,也讓我們對那間鬼屋愈加好奇,但天色已黑,我們也只得將這份可望強壓下來。
回到烏日,我們拜訪了家仰的父親,看了許多他珍貴的收藏,其中一個最令我們感到神奇的是一塊上頭隱約有"忍"字的磚頭。
曾經,家仰的父親有陣子為了房子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心緒難以安寧,而就在他偶然踏入許久沒踏入的新家時,地上莫名的躺著一塊磚頭,定睛一看,沒想到這磚塊上竟浮著一個字───忍!
猶如當頭棒喝,林伯伯大吃一驚,這個字不就是他父親生前時常提醒他的事嗎!而再細細審視,這個忍字竟然像他父親寫的書法!這可不得了了,林伯伯深信,這是他父親在提醒他,要記得忍,不要放棄。於是,林伯伯將這塊磚頭好好的收藏起來直到這屋子已經完成好幾十年,家人也在這裡安頓生活好幾十年的現在。
神奇的"忍"字磚頭,莫名的出現在工地裡。
大概只有二十公分高的牙醫模型椅,這東西可不是人人都有呢!
是家仰的"家"。
一尊栩栩如生的日本某佛像,名字是不懂日本信仰的我所不知的。
媽媽以前用的化妝台,現在已經是古董了。
爸爸媽媽小時後因為貧窮穿的"麵粉袋"製衣褲。
以前人常用的各式各樣的『秤』。
陶藝家吳偉丞的作品,林爸爸愛不釋手,作品上隱約可以看見在月下有兩隻鶴在喝水,這樣生動的形象卻是在燒製過程中偶然才形成的,時也命也運也!這樣的美感來自於巧合中的巧合,可謂可遇不可求。
以前人家廚房裡的"灶"門,如今細看我才發現,原來以前這門上竟雕著如此可愛精美的花蕊。
今天聽了好多故事,看了好多收藏,帶著滿足的心,希望明天可以有更多收穫囉。